DB21/T 4103-2025 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衔接城市交通枢纽服务规范
资料介绍
《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衔接城市交通枢纽服务规范》DB21/T 4103-2025 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规范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与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等城市交通枢纽的衔接服务,重点针对郊区枢纽,强调与轨道交通互补,提升出行效率。
二、关键定义
- 城市交通枢纽:指提供对外交通服务的重点设施(如机场、火车站),不包括城市内部公交/轨道站点。
- 衔接服务对象:日均客流量大或高峰持续2小时以上的枢纽优先;客流量过低或分散的枢纽可采用其他方式保障。
三、基本原则
- 灵活性与效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衔接方式,平衡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
- 数据驱动: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服务精准度,动态调整运营计划。
- 设施适配:线路优化需考虑现有场站容量,避免超负荷。
四、衔接方式
- 与轨道交通互补:已有轨道交通连接的枢纽,公交线路不重复设置。
- 短距离接驳:枢纽与最近轨道站点距离>500米时,采用公交接驳。
- 差异化服务:
- 客流量大:开设公交专线直达其他枢纽或换乘站,减少中途停靠。
- 客流量一般:普通公交衔接换乘站,适当增加站距。
- 班次时间不固定:推行定制公交或预约响应式服务,动态对接时刻表。
五、服务要求
-
车厢服务
- 信息提示:通过语音、标识等告知换乘信息及发车时间。
- 支付方式:支持现金、移动支付及“交通联合”一卡通。
- 特色服务:宣传地方文化,提供无障碍协助(行李安置、特殊人群关怀)。
-
车辆标准
- 车型选择:优先低地板/新能源车辆,鼓励无人驾驶技术。
- 车容规范:符合《DB21/T 3667》标准,郊区线路使用不设站立区车辆。
-
设施建设
- 首末站要求:与枢纽出入口距离≤100米(条件受限≤150米),配备充电桩、消防等设施。
- 站台优化:设置电子站牌、无障碍通道,站台与枢纽换乘距离≤50米。
- 智能设施:站台可设付费闸机,动态显示班次信息。
-
运营管理
- 时间协调:根据枢纽班次动态调整公交发车计划,首末站车辆首位乘客上车后20分钟内发车(最长不超30分钟)。
- 效率提升:控制线路长度,减少停靠次数;节假日/恶劣天气制定应急预案。
- 延伸服务:非运营时段通过定制公交、出租车等满足需求。
六、监督与管理
- 信息共享机制:枢纽管理方与公交企业定期协商,推进系统对接。
- 动态引导:枢纽内设置电子屏显示公交动态,APP/公众号提供实时信息。
- 季节性调整:根据客流变化(如旅游旺季)灵活调整衔接方式。
- 应急响应:突发事件或恶劣天气下优先安全,必要时停运。
七、技术引用
引用国家标准(如GB/T 22484、CJJ/T 15)及地方标准(DB21/T 2420),规范服务细节,确保与现行体系兼容。
八、创新方向
- 出行即服务(MaaS):整合多种交通方式,优化乘客体验。
- 智慧化应用:通过智能系统自动生成运营计划,提高响应速度。
该标准系统性地构建了城市公交与对外交通枢纽的衔接框架,兼顾效率、服务品质与技术创新,为辽宁省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提供规范指引。
相关资料
- DB2102/T 0143-2025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规范
- DB2101/T 0127-2025 海绵城市设计通用图集
- DB2101/T 0123-2025 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资产管理规范
- DB2101/T 0124-2025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评估规范
- DB2101/T 0125-2025 个体工商户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评价指标与规范
- DB2101/T 0126-2025 个体工商户信用数据质量管理规范
- DB2101/T 0128-2025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
- DB2102/T 0141-2025 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规范
- DB2102/T 0142-2025 专利代理服务 专利申请、复审与无效规范
- DB2104/T 0009-2025 地理标志产品 抚顺哈什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