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

DB21/T 4120-2025 纵肋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2.1 M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辽宁省纵肋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总结

一、总则与适用范围

  • 目的​:规范纵肋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确保安全、先进、经济、质量。
  • 适用范围​:辽宁省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下的民用建筑,涵盖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全过程。

二、术语定义

  • 核心构件​:纵肋空心墙板、夹心保温墙板、复合保温墙板,均通过预制与现浇结合形成剪力墙。
  • 关键术语​:纵肋、钢筋露筋槽、拉结件、复合保温板等,明确构造与功能。

三、基本规定

  • 协调与集成​:强调建筑、结构、机电、装饰的一体化设计,BIM技术全程应用。
  • 结构要求​:构件尺寸标准化,节点传力可靠,预制构件公差需满足运输、安装需求。
  • 施工准备​:施工前需进行技术交底,制定专项方案。

四、材料要求

  • 混凝土​:强度≥C30,空腔浇筑宜用自密实混凝土,骨料粒径限制明确。
  • 钢筋与钢材​:符合国家标准,预埋件需防腐防锈,拉结件采用不锈钢或非金属材料。
  •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B1级及以上,导热系数≤0.040W/(m·K),复合保温板需通过抗拉、抗弯等测试。

五、建筑设计

  • 平面设计​:规则布局,少规格多组合,洞口对齐,避免转角窗。
  • 外墙设计​:防水、保温、防火一体化,反打饰面工艺,接缝密封处理。
  • 内装与管线​:机电管线与结构分离,预埋管线避开钢筋搭接区。

六、结构设计

  • 最大适用高度​:表格明确不同结构类型在6-8度设防下的限值(最高120m)。
  • 抗震等级​:按现浇结构标准确定,底部加强区需现浇。
  • 构件设计​:
    • 墙板尺寸​:厚度≥180mm,空腔标准化(矩形或半圆端),纵肋宽度≥50mm。
    • 钢筋布置​:竖向分布筋间距300mm,拉筋间距加密区≤300mm。
    • 连接构造​:水平接缝钢筋搭接长度(1.2laE或0.8laE),边缘构件采用现浇或叠合形式。
  • 楼盖设计​:优先叠合楼板,转换层/屋面层宜现浇,后浇层厚度≥60mm。

七、构件制作与施工

  • 生产要求​:首件验收制度,模具精度(尺寸偏差±2mm),钢筋绑扎误差控制。
  • 施工安装​:
    • 存放与吊运​:立式存放,吊具专用,防碰撞措施。
    • 安装流程​:临时支撑设置(每墙≥2道),接缝封堵,后浇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墙高1/2)。
    • 质量控制​:空腔混凝土密实性检测(超声波/雷达扫描),接缝防水淋水试验。

八、质量验收

  • 主控项目​:混凝土强度、钢筋搭接密实度、接缝防水性能。
  • 一般项目​:构件尺寸偏差(±3mm)、表面平整度(≤3mm)、预埋件位置误差(±5mm)。
  • 文件要求​:需提供设计文件、材料证明、施工记录等。

九、附录与条文说明

  • 承载力测试​:承托与拉结件需通过标准试验确定承载力,变异系数≤0.3。
  • 技术依据​:基于试验验证,如钢筋搭接性能、夹心墙板受力性能等,确保与现浇结构等效。

十、核心亮点

  • 标准化与模数化​:构件尺寸、空腔、配筋标准化,提升生产效率。
  • 连接可靠性​:水平接缝钢筋搭接与边缘构件现浇确保结构整体性。
  • 施工工艺创新​:空腔混凝土浇筑工艺、BIM技术应用、装配化装修与管线分离。
  • 质量控制体系​:从材料到施工的全流程检验,强调首件验收与工艺试验。

该规程系统整合了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的技术要点,通过标准化构造与严格验收标准,推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辽宁省的高质量应用。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