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

DB63/T 2415-2025 牦犊牛早期断奶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292.94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犊牦牛早期断奶技术规范》(DB63/T 2415-2025)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青海省牦牛种畜场、养殖场、合作社及养殖户的犊牦牛早期断奶,涵盖断奶条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档案建立等全流程技术规范。


二、核心术语

  1. 早期断奶犊牦牛​:3-4月龄与亲母牛分离的犊牛,需经诱食训练并能正常采食开食料和青干草。
  2. 断奶应激​:断奶前后因环境或饲料变化引起的异常反应(如腹泻、拒食等),需通过渐进断奶法防控。

三、关键技术

1. 断奶条件

  • 犊牛需满足:
    • 连续3天开食料采食量≥200g/天;
    • 无应激反应;
    • 开食料符合GB 13078与NY/T 471标准(代谢能≥12.32MJ/kg,粗蛋白≥18%)。

2. 断奶步骤

  • 准备阶段(10天)​​:
    • 分阶段逐步增加开食料(从50g/天增至200g/天),并混合青干草饲喂。
    • 第8-10天稳定在200g/天,确保犊牛适应。
  • 实施阶段​:满足条件后正式断奶,与母牛分离。

四、饲养管理

  1. 分组与补饲​:

    • 断奶后按性别、体况分组(10-20头/组)。
    • 补饲量​:
      • 精料补充料:犊牛体重0.4%-0.8%(依季节调整);
      • 精粗比:暖季(6-10月)无需青干草,冷季(11-5月)精粗比2:8。
    • 饲喂频率:早晚各1次,自由饮水(冬季温水)。
  2. 放牧与运动​:

    • 暖季补饲结合放牧,冷季以补饲为主。
    • 犊牛每日自由运动,促进健康发育。
  3. 卫生防疫​:

    • 消毒​:按NY/T 3075执行,定期对圈舍、器具消毒。
    • 免疫与驱虫​:
      • 强制免疫疫苗按国家规定,其他疫苗依疫情制定方案(NY/T 1952);
      • 寄生虫病防治按NY/T 4304执行。
    • 无害化处理​:病死牛按DB63/T 1652规范处理。

五、疫病防治

  • 专人观察犊牛精神状态、采食量及临床症状,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 兽药使用符合NY/T 472标准,禁止滥用抗生素。

六、档案管理

  1. 建档立卡​:按DB63/T 1502标识犊牛,记录出生、断奶、免疫等信息。
  2. 体尺测量​:依GB/T 43842定期测量体重、体高等数据。
  3. 养殖档案​:按DB63/T 1941建立完整档案,包括饲养日志、疫病记录等。

七、附录关键数据

  • 开食料营养​(附录A):代谢能≥12.32MJ/kg,粗蛋白≥18%,钙0.5-1.2%,赖氨酸≥0.7%。
  • 精料补充料营养​(附录B):代谢能≥11.82MJ/kg,其他指标与开食料相近。

八、实施要点

  • 渐进断奶​:避免应激,逐步过渡饲料。
  • 季节管理​:暖季放牧为主,冷季加强补饲。
  • 防疫核心​:消毒、免疫、驱虫三环节缺一不可。
  • 数据追溯​:档案记录确保可追溯性,助力科学养殖。

该规范通过标准化技术流程,旨在提升犊牦牛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为青海省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