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620-2025 茶叶产品信息溯源指南
资料介绍
以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620-2025《茶叶产品信息溯源指南》 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叶产品信息溯源的术语定义、总则、编码方法、信息管理、运行自检和应急追踪要求,适用于贵州省茶叶产品全链条信息追溯管理。
二、主要修订内容(相比2010版)
- 新增术语定义(第3章):
- 追溯码(3.1):唯一标识追溯单元的数字/字母/二维码。
- 追溯单元(3.2):需回溯信息的单个产品或同批次产品。
- 追溯信息(3.3):分基本信息(必需)和扩展信息(可选)。
- 更新总则要求(第4章):
- 追溯内容需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及投入品信息(4.1)。
- 企业需指定专职机构/人员负责追溯工作,并具备专业能力(4.2)。
- 要求制定追溯制度规范(工作、信息采集、系统维护等)(4.3)。
- 细化编码方法(第5章):
- 种植环节:
- 地块编码规则(如农户编号+地块号),关联茶园信息、农事活动、投入品记录(5.1.1)。
- 农业投入品记录需包含来源、用法、停用日期等(5.1.1.4)。
- 新增种植者编码档案(姓名、区域、品种等)(5.1.2)。
- 加工环节:
- 原料来源需记录采摘地块/茶青市场(符合DB52/T 643)、鲜叶数量及质检(5.2.2)。
- 加工批次需记录工艺、等级、质检结果(5.2.3)。
- 分包批次需关联大包装追溯码(5.2.5)。
- 贮运与销售环节:
- 贮藏设施需编码并记录环境条件(5.3.1)。
- 销售编码可采用企业码+销售代码或独立标识(5.4.2)。
- 种植环节:
- 强化信息管理(第6章):
- 记录保存要求:纸质归档,电子记录每2周备份,保存期≥2年(保质期更长则延长)(6.1)。
- 信息需通过代码传递至下一环节(6.2)。
- 建立分级信息查询系统(含种植者、产地、质检结果等)(6.3)。
- 新增运行自检机制(第7章):
- 企业需定期自查追溯体系的有效性、信息真实性,形成记录并提出改进意见。
- 完善应急追踪(第8章):
- 各环节需验收上一环节产品并核实信息,问题批次需召回或销毁(8.1)。
- 质量问题发生时,快速定位问题环节、追溯单元及责任主体(8.2)。
三、规范性附录
- 附录A(资料性):
提供 13类信息记录表格模板,包括:- 茶园产地(表A.1)、农事活动(表A.2)、投入品管理(表A.3-A.5)。
- 种植者档案(表A.6)、鲜叶收购(表A.7)、加工记录(表A.8)。
- 包装(表A.9)、分包(表A.10)、贮运(表A.11-A.12)、销售出库(表A.13)。
- 附录B(规范性):
茶叶产品信息追踪流程图(图B.1),明确从种植→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的全链条追溯流程。
四、实施要求
- 追溯依据:需符合GB/T 33915(农产品追溯要求)和NY/T 1763(茶叶追溯操作规程)。
- 生产规范:茶园管理应符合DB52/T 619(清洁化生产),茶青市场符合DB52/T 643。
- 安全标准:农药残留需符合GB 2763。
- 专利声明: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
五、归口与起草单位
- 提出归口: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 起草单位: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
- 版本历史:2010年首次发布,2025年第一次修订。
总结核心:该标准构建了贵州省茶叶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追溯体系,通过统一编码规则、强制记录要求、分级信息管理和应急机制,确保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快速定位与责任追溯,推动产业标准化和透明化发展。
相关资料
- DB5201/T 158-2025 人力资源服务星级评价规范
- DB5201/T 156-2025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评价指标
- DB5201/T 157-2025 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发生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DB52/T 1040-2025 煤炭无尘制样室技术规范
- DB52/T 644-2025 贵州绿茶销售服务指南
- DB52/T 1876-2025 山区猪舍同位发酵床建设运行规范
- DB52/T 620-2025 茶叶产品信息溯源指南
- DB52/T 1714.8-2025 烟草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8部分:贮烟害虫
- DB52/T 1877-2025 农业秸秆发酵床应用技术规程
- DB52/T 1634-2025 节约型机关创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