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资料介绍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赵振华,李念春,彭玉明 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是在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而来。在大量相关研究基础上,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地质环境等七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在分析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成果,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单要素评价,并在单要素评价结果上开展综合评价,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划分为强区、较强区、一般区、较弱区和弱区五个等级。同时,配合地区产业布局,开展了基于高效生态农业布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建立了包括耕地资源、水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水环境、土壤环境、极端气候发生率、地质环境在内的七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将评价区分为北部盐渍化土质特色种植区、果蔬集中种植区、南部优质粮食生产区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带四个建议布局区,并针对各区特征,提出布局建议。最后,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结合评价区城市定位,将评价区划分出生产生活空间、生态环境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并圈定地质风险区,提出了地区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建议。
作者:赵振华,李念春,彭玉明 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是在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而来。在大量相关研究基础上,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地质环境等七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在分析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成果,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单要素评价,并在单要素评价结果上开展综合评价,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划分为强区、较强区、一般区、较弱区和弱区五个等级。同时,配合地区产业布局,开展了基于高效生态农业布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建立了包括耕地资源、水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水环境、土壤环境、极端气候发生率、地质环境在内的七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将评价区分为北部盐渍化土质特色种植区、果蔬集中种植区、南部优质粮食生产区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带四个建议布局区,并针对各区特征,提出布局建议。最后,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结合评价区城市定位,将评价区划分出生产生活空间、生态环境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并圈定地质风险区,提出了地区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建议。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