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和区域气候影响及控制研究
资料介绍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和区域气候影响及控制研究
作者: 师华定等 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丛编项: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和区域气候影响及控制研究》围绕“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和区域气候影响及控制”这一科学问题,通过讨论我国黑碳气溶胶的理化特性时空分布,揭示黑碳气溶胶排放与我国大范围灰霾天气形成的关系,明确减排黑碳气溶胶在抑制区域灰霾天气发生中的作用,研究减排黑碳气溶胶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完成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的控制方案建议,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区域大气灰霾发生提供科研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目录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序言
前言
第1章 引言
第2章 黑碳气溶胶理化特性和辐射特性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数据与方法
2.4 研究进展
2.4.1 北京及其周边站点理化特性研究
2.4.2 南京及其周边站点理化特性研究
2.4.3 北京和南京两大地区观测对比分析
2.4.4 黑碳气溶胶吸收系数的多仪器对比观测
2.5 结果与讨论
第3章 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的影响模拟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进展
3.3.1 灰霾天气气象成因分析研究
3.3.2 北京地区黑碳气溶胶特性研究
3.3.3 气象条件对北京城区黑碳高浓度的影响
3.3.4 构建适用于华北地区黑碳气溶胶与灰霾天气形成关系的WRF.Chem模式
3.3.5 不同黑碳减排情景对北京及周边地区霾污染过程的影响评估
3.4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黑碳气溶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标
4.3 数据与方法
4.3.1 排放清单
4.3.2 区域气候模式I沁gcM3
4.4 研究进展
4.4.1 RegcM3模式精度检验
4.4.2 中国地区黑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模拟
4.4.3 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4.4.4 未来黑碳气溶胶排放在区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4.5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黑碳气溶胶排放特征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目标
5.3 清单编制方法
5.4 研究进展
5.4.1 黑碳气溶胶排放总量及典型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5.4.2 基于未来情景的黑碳气溶胶排放清单
5.5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减排技术的优化集成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目标
6.3 研究进展
6.3.1 黑碳排放典犁污染源
6.3.2 固定源黑碳排放控制技术库
6.3.3 移动源黑碳排放控制技术库
6.4 结果与讨论
第7章 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控制方案研究
7.1 研究背景
7.2 研究目标
7.3 研究进展
7.3.1 黑碳气溶胶及相关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可选方案
7.3.2 黑碳减排替代c02减排的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分析
7.3.3 2020年和2030年中国人为源黑碳排放情景
7.3.4 黑碳排放协同控制的环境管理政策建议
7.4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 师华定等 著
出版时间:2018年版
丛编项: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和区域气候影响及控制研究》围绕“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和区域气候影响及控制”这一科学问题,通过讨论我国黑碳气溶胶的理化特性时空分布,揭示黑碳气溶胶排放与我国大范围灰霾天气形成的关系,明确减排黑碳气溶胶在抑制区域灰霾天气发生中的作用,研究减排黑碳气溶胶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完成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的控制方案建议,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区域大气灰霾发生提供科研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目录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序言
前言
第1章 引言
第2章 黑碳气溶胶理化特性和辐射特性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标
2.3 数据与方法
2.4 研究进展
2.4.1 北京及其周边站点理化特性研究
2.4.2 南京及其周边站点理化特性研究
2.4.3 北京和南京两大地区观测对比分析
2.4.4 黑碳气溶胶吸收系数的多仪器对比观测
2.5 结果与讨论
第3章 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的影响模拟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进展
3.3.1 灰霾天气气象成因分析研究
3.3.2 北京地区黑碳气溶胶特性研究
3.3.3 气象条件对北京城区黑碳高浓度的影响
3.3.4 构建适用于华北地区黑碳气溶胶与灰霾天气形成关系的WRF.Chem模式
3.3.5 不同黑碳减排情景对北京及周边地区霾污染过程的影响评估
3.4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黑碳气溶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标
4.3 数据与方法
4.3.1 排放清单
4.3.2 区域气候模式I沁gcM3
4.4 研究进展
4.4.1 RegcM3模式精度检验
4.4.2 中国地区黑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模拟
4.4.3 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4.4.4 未来黑碳气溶胶排放在区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4.5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黑碳气溶胶排放特征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目标
5.3 清单编制方法
5.4 研究进展
5.4.1 黑碳气溶胶排放总量及典型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5.4.2 基于未来情景的黑碳气溶胶排放清单
5.5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减排技术的优化集成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目标
6.3 研究进展
6.3.1 黑碳排放典犁污染源
6.3.2 固定源黑碳排放控制技术库
6.3.3 移动源黑碳排放控制技术库
6.4 结果与讨论
第7章 典型行业黑碳气溶胶控制方案研究
7.1 研究背景
7.2 研究目标
7.3 研究进展
7.3.1 黑碳气溶胶及相关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可选方案
7.3.2 黑碳减排替代c02减排的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分析
7.3.3 2020年和2030年中国人为源黑碳排放情景
7.3.4 黑碳排放协同控制的环境管理政策建议
7.4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