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图文解读
资料介绍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图文解读
作者: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测定土壤理化指标、无机污染物和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前,需要对被测土壤进行样品制备,以适用于监测方法的要求。样品制备是一个物理过程,其关键是保持样品的代表性、测量特性和免受污染。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图文解读》详细说明了适用于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以及与其相关土壤环境监测的土壤样品制备、流转与保存技术和操作,明确了土壤环境监测的样品制备、流转与保存技术要求。
目录
第一章 点位布设
一、采样布点的前期准备
二、布点方法
三、ArcGIS软件布点操作
四、现场核查
第二章 土壤采样
一、土壤样品采集分类
二、制订土壤样品采集计划
三、土壤样品采集准备
四、土壤样品采集流程
五、土壤样品采集记录与交接
六、土壤样品采集质量管理与注意事项
第三章 样品制备
一、制样方法选择
二、制样场地
三、制样器具
四、样品制备
五、质量管理
第四章 样品流转、保存
一、样品流转
二、样品保存
第五章 样品pH的测定
一、pH的概念
二、方法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方法原理
五、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
六、土壤悬浊液的制备
七、实验步骤
八、结果与表示
九、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十、方法比较
第六章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一、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概念
二、方法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方法原理
五、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
六、实验步骤
七、结果计算与表示
八、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九、方法比较
第七章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一、土壤有机质的概念
二、方法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方法原理
五、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
六、实验步骤
七、结果计算与表示
八、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九、注意事项
十、方法比较
作者: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测定土壤理化指标、无机污染物和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前,需要对被测土壤进行样品制备,以适用于监测方法的要求。样品制备是一个物理过程,其关键是保持样品的代表性、测量特性和免受污染。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图文解读》详细说明了适用于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以及与其相关土壤环境监测的土壤样品制备、流转与保存技术和操作,明确了土壤环境监测的样品制备、流转与保存技术要求。
目录
第一章 点位布设
一、采样布点的前期准备
二、布点方法
三、ArcGIS软件布点操作
四、现场核查
第二章 土壤采样
一、土壤样品采集分类
二、制订土壤样品采集计划
三、土壤样品采集准备
四、土壤样品采集流程
五、土壤样品采集记录与交接
六、土壤样品采集质量管理与注意事项
第三章 样品制备
一、制样方法选择
二、制样场地
三、制样器具
四、样品制备
五、质量管理
第四章 样品流转、保存
一、样品流转
二、样品保存
第五章 样品pH的测定
一、pH的概念
二、方法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方法原理
五、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
六、土壤悬浊液的制备
七、实验步骤
八、结果与表示
九、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十、方法比较
第六章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一、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概念
二、方法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方法原理
五、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
六、实验步骤
七、结果计算与表示
八、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九、方法比较
第七章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一、土壤有机质的概念
二、方法依据
三、适用范围
四、方法原理
五、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
六、实验步骤
七、结果计算与表示
八、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九、注意事项
十、方法比较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