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区域分配方法研究
资料介绍
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区域分配方法研究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区域分配方法研究》介绍CO2总量控制和减排责任区域分解的方法。前4章介绍和讨论了国际CO2排放控制分配方法;后3章主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研究我国可能的总量控制和各省减排量分配途径。本书可供能源、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环境等领域的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
目录
第1章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1.1全球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
1.2总量控制和碳税的理论分析
1.3总量控制的现状和特征
1.3.1EUETS实施时间和阶段
1.3.2碳排放价格/二氧化碳交易价格
1.3.3实施效果
1.3.4优势和特点
1.3.5劣势和问题
1.4碳税的现状和特征
1.4.1实施时间和阶段
1.4.2碳排放价格/碳税税率
1.4.3实施效果
1.4.4优势和特点
1.4.5劣势和问题
1.5总量控制碳交易和碳税对比
第2章国际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的主要方法和核心原则
2.1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权(GDRs)
2.2全球紧缩与趋同(C&C)
2.3共同但有区别趋同(CDC)
2.4三种分配方法对比分析
2.5美国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分解方法
2.6其他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
2.7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分配原则总结
第3章欧盟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3.1三部门方案提出的背景
3.1.1《京都议定书》确定量化减排任务
3.1.2欧盟希望提出有力的减排目标
3.1.3成员国背景:国家差异
3.1.4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谈判基础
3.2三部门方案的分解方法
3.2.1基本思路
3.2.2经济部门的划分
3.2.3部门配额的计算
3.3三部门方案的实际运用
3.3.1在欧盟温室气体协议达成中的作用
3.3.2在温室气体交易的企业初始分配中的作用
3.3.3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应用
3.4三部门方案对中国的启示
第4章德国2008~2012年国家分解方案
4.1德国二氧化碳排放特征
4.2德国2008~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目标
4.2.1全国排放总量目标
4.2.2部门总量目标
4.2.3参加排放交易部门的总量目标
4.3碳市场总量目标国家分配方案
4.3.1总量目标分配原则
4.3.2总量目标分配方法
4.3.3企业排放配额分配方法
第5章中国国内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研究
5.1分配对象
5.2分配原则
5.3分配方案考虑因素
5.3.1中国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拐点
5.3.2强度控制与总量控制关系
5.3.3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关系
5.3.4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和排放强度差异
5.4分配标准
5.5分配方法
5.6分配模型
5.7分配结果
第6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及区域特征
6.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发展
6.1.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6.1.2中国低碳发展进展
6.2中国区域二氧化碳排放
第7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目标分解研究
7.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力分析
7.2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区域分解
参考文献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区域分配方法研究》介绍CO2总量控制和减排责任区域分解的方法。前4章介绍和讨论了国际CO2排放控制分配方法;后3章主要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研究我国可能的总量控制和各省减排量分配途径。本书可供能源、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环境等领域的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
目录
第1章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的理论基础和特征
1.1全球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
1.2总量控制和碳税的理论分析
1.3总量控制的现状和特征
1.3.1EUETS实施时间和阶段
1.3.2碳排放价格/二氧化碳交易价格
1.3.3实施效果
1.3.4优势和特点
1.3.5劣势和问题
1.4碳税的现状和特征
1.4.1实施时间和阶段
1.4.2碳排放价格/碳税税率
1.4.3实施效果
1.4.4优势和特点
1.4.5劣势和问题
1.5总量控制碳交易和碳税对比
第2章国际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的主要方法和核心原则
2.1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权(GDRs)
2.2全球紧缩与趋同(C&C)
2.3共同但有区别趋同(CDC)
2.4三种分配方法对比分析
2.5美国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分解方法
2.6其他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
2.7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分配原则总结
第3章欧盟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3.1三部门方案提出的背景
3.1.1《京都议定书》确定量化减排任务
3.1.2欧盟希望提出有力的减排目标
3.1.3成员国背景:国家差异
3.1.4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谈判基础
3.2三部门方案的分解方法
3.2.1基本思路
3.2.2经济部门的划分
3.2.3部门配额的计算
3.3三部门方案的实际运用
3.3.1在欧盟温室气体协议达成中的作用
3.3.2在温室气体交易的企业初始分配中的作用
3.3.3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应用
3.4三部门方案对中国的启示
第4章德国2008~2012年国家分解方案
4.1德国二氧化碳排放特征
4.2德国2008~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目标
4.2.1全国排放总量目标
4.2.2部门总量目标
4.2.3参加排放交易部门的总量目标
4.3碳市场总量目标国家分配方案
4.3.1总量目标分配原则
4.3.2总量目标分配方法
4.3.3企业排放配额分配方法
第5章中国国内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研究
5.1分配对象
5.2分配原则
5.3分配方案考虑因素
5.3.1中国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拐点
5.3.2强度控制与总量控制关系
5.3.3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关系
5.3.4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和排放强度差异
5.4分配标准
5.5分配方法
5.6分配模型
5.7分配结果
第6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及区域特征
6.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发展
6.1.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6.1.2中国低碳发展进展
6.2中国区域二氧化碳排放
第7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目标分解研究
7.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力分析
7.2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区域分解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