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地景观生态格局构建:威海市区山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实践
资料介绍
城市山地景观生态格局构建:威海市区山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实践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城市山地景观生态格局构建-威海市区山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实践》,本着“统筹兼顾、科学定量”的原则,研究进行了包括9个单项在内的景观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并结合山地游憩需求、城市建设空间发展需求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市区整体的景观生态格局,即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结构;第四部分为成果输出部分,涉及第七至十一章,包括山地分区管制规划及各专项规划,规划成果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政策落地”,便于规划主管部门操作并与其他部门形成管理合力;第十二章为最后一部分,介绍规划实施效果及实施建议。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项目原则
第三节 项目目标
第四节 项目范围
第五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案例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相关案例
第三节 生物资源保护相关理论
第三章 现状概况与基础分析
第一节 威海市区概况
第二节 市区山地植被现状分析
第三节 人类活动格局与过程现状分析
第四章 问题与风险总结
第一节 城市发展对用地规模的需求日益加大
第二节 山地区域生态资源保护问题
第三节 山体作为城市景观要素破损加剧
第四节 城市的环境质量面临威胁
第五节 现状山地游憩空间的建设与需求的错位
第五章 资源环境与景观保护专项规划
第一节 生物资源保护专项规划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保护专项规划
第三节 氧源绿地保护专项规划
第四节 自然灾害防护专项规划
第五节 热岛效应防护专项规划
第六节 视觉景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第六章 研究区保护与利用空间结构
第一节 景观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第二节 山地游憩需求分析
第三节 城市建设空间发展分析
第四节 综合分析及结论
第七章 山地分区管制规划
第一节 分区目的
第二节 分区划定
第三节 山地基本生态控制区、山地生态缓冲区
第四节 分区管制导则
第八章 山地游憩专项引导规划
第一节 规划目的与原则
第二节 山地游憩空间分类引导
第九章 采石场废弃地整治专项规划
第一节 现状概况
第二节 整治原则
第三节 整治模式
第四节 分类整治导则
第五节 生态治理工程技术指引
第十章 陆地风电场选址专项规划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风电场选址理论与案例研究
第三节 威海陆上风电场选址分析与方案
第十一章 重点地区规划引导
第一节 划定及目的
第二节 规划引导政策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效果与其他实施建议
第一节 “城市规划用地审批预警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其他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城市山地景观生态格局构建-威海市区山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实践》,本着“统筹兼顾、科学定量”的原则,研究进行了包括9个单项在内的景观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并结合山地游憩需求、城市建设空间发展需求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市区整体的景观生态格局,即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结构;第四部分为成果输出部分,涉及第七至十一章,包括山地分区管制规划及各专项规划,规划成果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政策落地”,便于规划主管部门操作并与其他部门形成管理合力;第十二章为最后一部分,介绍规划实施效果及实施建议。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项目原则
第三节 项目目标
第四节 项目范围
第五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案例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相关案例
第三节 生物资源保护相关理论
第三章 现状概况与基础分析
第一节 威海市区概况
第二节 市区山地植被现状分析
第三节 人类活动格局与过程现状分析
第四章 问题与风险总结
第一节 城市发展对用地规模的需求日益加大
第二节 山地区域生态资源保护问题
第三节 山体作为城市景观要素破损加剧
第四节 城市的环境质量面临威胁
第五节 现状山地游憩空间的建设与需求的错位
第五章 资源环境与景观保护专项规划
第一节 生物资源保护专项规划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保护专项规划
第三节 氧源绿地保护专项规划
第四节 自然灾害防护专项规划
第五节 热岛效应防护专项规划
第六节 视觉景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第六章 研究区保护与利用空间结构
第一节 景观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第二节 山地游憩需求分析
第三节 城市建设空间发展分析
第四节 综合分析及结论
第七章 山地分区管制规划
第一节 分区目的
第二节 分区划定
第三节 山地基本生态控制区、山地生态缓冲区
第四节 分区管制导则
第八章 山地游憩专项引导规划
第一节 规划目的与原则
第二节 山地游憩空间分类引导
第九章 采石场废弃地整治专项规划
第一节 现状概况
第二节 整治原则
第三节 整治模式
第四节 分类整治导则
第五节 生态治理工程技术指引
第十章 陆地风电场选址专项规划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风电场选址理论与案例研究
第三节 威海陆上风电场选址分析与方案
第十一章 重点地区规划引导
第一节 划定及目的
第二节 规划引导政策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效果与其他实施建议
第一节 “城市规划用地审批预警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其他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