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资料介绍
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水处理工程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系统论述了水处理的各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的原理、基本计算、处理工艺和技术发展。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以技术原理为主线,打破按处理对象(给水、废水)划分的传统课程体系,便于教学,避免重复。《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突出基本理论、技术原理和工艺发展,充分反映了水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与当前我国水污染控制任务和技术发展紧密结合。《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是清华大学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处理工程》系列课程的重要教学成果,是一本高质量的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教材。
目录
第1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
1.1 水质指标
1.1.1 物理指标
1.1.2 化学指标
1.2 天然水源水和废水的性质
1.2.1 天然水源水的性质
1.2.2 废水水质
1.3 水质标准
1.3.1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3.2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1.3.3 水环境质量标准
1.3.4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习题
第2章 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工艺
2.1 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2.2 水处理?基本工艺
2.2.1 给水处理工艺
2.2.2 废水处理工艺
习题
第3章 初步处理
3.1 格栅
3.1.1 格栅分类
3.1.2 格栅设置
3.1.3 栅渣
3.2 筛网
3.2.1 作用与设置
3.2.2 筛网设备
3.3 沉砂
3.3.1 概述
3.3.2 沉砂池
3.4 均化
3.4.1 分类
3.4.2 设置位置
3.4.3 调节池容积计算
习题
第4章 混凝
4.1 胶体的特性与结构
4.1.1 胶体的特性
4.1.2 胶体的结构
4.1.3 胶体的稳定性
4.1.4 胶体的凝聚
4.2 水的混凝机理与过程
4.2.1 铝盐在水中的化学反应
4.2.2 水的混凝机理
4.3 混凝剂与助凝剂
4.3.1 混凝剂
4.3.2 助凝剂
4.4 混凝动力学
4.4.1 碰撞速率与混凝速率
4.4.2 速度梯度的计算
4.4.3 混凝控制指标
4.5 混凝影响因素
4.5.1 水温
4.5.2 水的ph值和碱度
4.5.3 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
4.5.4 混凝试验
4.6 混凝设备
4.6.1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配
4.6.2 混合设备
4.6.3 絮凝反应设备
4.7 混凝的应用
4.7.1 给水处理
4.7.2 废水处理
习题
第5章 沉淀与澄清
第6章 气浮
第7章 过滤
第8章 消毒
第9章 离子交换
第10章 膜分离
第11章 氧化还原
第12章 活性炭吸附
第13章 其他物化处理方法
第14章 循环水的冷却与处理
参考文献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水处理工程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系统论述了水处理的各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的原理、基本计算、处理工艺和技术发展。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以技术原理为主线,打破按处理对象(给水、废水)划分的传统课程体系,便于教学,避免重复。《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突出基本理论、技术原理和工艺发展,充分反映了水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与当前我国水污染控制任务和技术发展紧密结合。《水与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是清华大学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处理工程》系列课程的重要教学成果,是一本高质量的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教材。
目录
第1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
1.1 水质指标
1.1.1 物理指标
1.1.2 化学指标
1.2 天然水源水和废水的性质
1.2.1 天然水源水的性质
1.2.2 废水水质
1.3 水质标准
1.3.1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3.2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1.3.3 水环境质量标准
1.3.4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习题
第2章 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工艺
2.1 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2.2 水处理?基本工艺
2.2.1 给水处理工艺
2.2.2 废水处理工艺
习题
第3章 初步处理
3.1 格栅
3.1.1 格栅分类
3.1.2 格栅设置
3.1.3 栅渣
3.2 筛网
3.2.1 作用与设置
3.2.2 筛网设备
3.3 沉砂
3.3.1 概述
3.3.2 沉砂池
3.4 均化
3.4.1 分类
3.4.2 设置位置
3.4.3 调节池容积计算
习题
第4章 混凝
4.1 胶体的特性与结构
4.1.1 胶体的特性
4.1.2 胶体的结构
4.1.3 胶体的稳定性
4.1.4 胶体的凝聚
4.2 水的混凝机理与过程
4.2.1 铝盐在水中的化学反应
4.2.2 水的混凝机理
4.3 混凝剂与助凝剂
4.3.1 混凝剂
4.3.2 助凝剂
4.4 混凝动力学
4.4.1 碰撞速率与混凝速率
4.4.2 速度梯度的计算
4.4.3 混凝控制指标
4.5 混凝影响因素
4.5.1 水温
4.5.2 水的ph值和碱度
4.5.3 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
4.5.4 混凝试验
4.6 混凝设备
4.6.1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配
4.6.2 混合设备
4.6.3 絮凝反应设备
4.7 混凝的应用
4.7.1 给水处理
4.7.2 废水处理
习题
第5章 沉淀与澄清
第6章 气浮
第7章 过滤
第8章 消毒
第9章 离子交换
第10章 膜分离
第11章 氧化还原
第12章 活性炭吸附
第13章 其他物化处理方法
第14章 循环水的冷却与处理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
-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