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

DB62/T 5095-2025 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1.49 M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对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T 5095-2025 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范围​

适用于甘肃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与管理,涵盖资源圃规划、种质保存、田间管理及档案记录全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关键标准包括:

  • ​环境质量​​:GB 3095(空气质量)、GB 5084(灌溉水质)、GB 15618(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 ​技术规范​​:NY/T 393(农药使用准则)、NY/T 4263(种质圃操作技术)

​三、术语定义​

明确5个核心概念:

  1. ​种质圃基本单元区​​:单份种质最小保存面积(由株数、行株距决定)
  2. ​种质圃种植小区​​:由多个基本单元组成
  3. ​种质圃位号​​:基本单元区的编号
  4. ​种质圃编号​​:种质入圃顺序编号
  5. ​复壮​​:恢复衰弱植株生命力的技术措施

​四、资源圃建设流程​

​4.1 圃址选择​

  • ​环境要求​​:适宜海拔与无霜期、远离污染源(工矿/城镇)、自然灾害少
  • ​土壤条件​​: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
  • ​合规标准​​:空气、灌溉水、土壤需分别符合GB 3095、GB 5084、GB 15618

​4.2 保存对象​
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新认定品种等活体植株(含无性繁殖及一/多年生种类)

​4.3 保存数量​
每份种质保存 ​​10–200株​

​4.4 种植设计​

  • ​分区原则​​:
    • 按种子、种苗、种源、无性系划分大区
    • 按类别细分子区(山地沿地形分区)
  • ​隔离要求​​:大区间道路宽2–3m,小区间物理隔离
  • ​种植流程​​:
    • 栽种期定植并挂牌(标注名称、圃位号、编号)
    • 施基肥、覆盖保墒(小麦秸秆/遮阳网)
    • 假植备用植株

​五、种质资源管理​

​5.1 种质管理流程​

  1. ​收集登记​​:
    • 来源:单位/个人送交、野外采集、引种
    • 登记表(附录A):含种质名称、学名、原产地、地理信息、提供者等22项字段
  2. ​检疫​​:按《种子法》执行
  3. ​试种鉴定​​:
    • 集中试种,验证生物学特性
    • 剔除重复或变异种质
  4. ​编目​​:记录圃位号、统一编号、来源等关键信息
  5. ​繁殖​​:按NY/T 4263规范扩繁

​5.2 田间管理​

  • ​日常维护​​:松土除草、按需追肥、补植(低于保存数量时)
  • ​灾害防控​​:
    • 防旱/冻/雹/涝措施
    • 病虫害防治:优先物理/生物防治,农药使用符合NY/T 393
  • ​监测内容​​: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等
  • ​更新与复壮​​:
    • 更新:从假植区取用同种质补栽
    • 复壮:对弱株追肥、修剪、疏花

​5.3 档案管理​

  • ​归档内容​​:设计方案、观测记录、管理日志、图片标本等
  • ​专人负责​​:确保资料完整可追溯

​六、附录A(资料性)​

​中药材种质资源登记表​
涵盖五大类信息:

  1. ​基础信息​​:圃名称、种质名称/编号、学名、科名
  2. ​来源信息​​:原产地、提供者、类型(野生/新品种等)、特性(高产/抗病等)
  3. ​特性记录​​:形态特征、产量品质、生态适应性、用途
  4. ​保存信息​​:时间、数量、圃位、繁殖方式
  5. ​地理信息​​:经纬度、海拔、坡度、土壤类型

​核心特点总结​

  1. ​全流程覆盖​​:从选址到档案管理形成闭环
  2. ​科学分区​​:按种质类型细化保存单元
  3. ​动态管理​​:通过试种鉴定、复壮更新保障种质活力
  4. ​严格合规​​:环境与操作均引用国家标准
  5. ​数据驱动​​:详细登记表支持种质资源信息化

此标准为甘肃省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系统化技术框架,强调环境适配性、操作规范性及数据完整性。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