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655-2025 鳜免疫操作技术规范
资料介绍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655-2025《鳜免疫操作技术规范》 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范围
- 适用于鳜(即鳜鱼)的免疫接种操作。
- 规定接种前准备、免疫接种、接种后管理的技术要求。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包括水质标准(GB 11607)、种质检验抽样方法(GB/T 18654.2)、鳜养殖规范(SC/T 1038)、鱼类免疫接种通则(SC/T 7021)、兽用注射器标准(NY 532)等。
三、术语和定义
- 直接引用 SC/T 7021 中的定义。
四、接种前准备
1. 免疫计划制定与疫苗选择
- 时机:疫病流行季节前2周,或水温 15–25°C 时进行。
- 疫苗要求:
- 选择与流行病原株匹配的合格疫苗(GMP企业生产、有批准文号)。
- 运输保存符合说明书要求,包装破损、过期、模糊的禁止使用。
- 操作环境:晴朗天气,避免高温时段,疫苗避光。
2. 待免鳜要求
- 健康状态:摄食正常、体表完好无伤、鳃丝鲜红无感染。
- 规格:符合疫苗说明书要求。
- 检测要求:
- 免疫前1天抽样检测,需无细菌/寄生虫感染。
- 病毒检测阴性(包括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弹状病毒、蛙病毒、神经坏死病毒)。
3. 养殖用水水质
- 符合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4. 器械准备
- 注射器具:
- 选用自动注射装置或连续注射器(符合 NY 532)。
- 针头规格根据鱼体长选择:
鱼体全长 针号 5–10 cm 4号 10–15 cm 5号 15–20 cm 5.5号 >20 cm 6号 - 消毒要求:75%酒精或沸水煮沸 15–20分钟。
- 浸泡容器:塑料/玻璃材质(忌金属),洁净无污染。
- 注意事项:同一器具仅限同种疫苗使用。
五、免疫接种操作
1. 疫苗配制
- 灭活疫苗:回温摇匀,排除气泡,启封后 4小时内 用完。
- 冻干疫苗:分步稀释(先少量稀释液溶解,再补足余量)。
- 浸泡疫苗:按说明书稀释至规定浓度。
- 小试验证:首次使用需抽样免疫,观察 7–10天 无异常死亡方可推广。
2. 接种流程
- 预处理:免疫前1天停食,暂养于网箱,操作时建议麻醉。
- 注射方式:
- 背部肌肉注射(>5 cm):
- 位置:背鳍前段基部。
- 角度:针头与鱼体呈 45° ,刺入 0.3–0.5 cm ,推注后停顿1秒拔出。
- 腹腔注射(>8 cm):
- 位置:胸鳍/腹鳍基部腹中线。
- 角度:**45°** 刺入,避免伤及内脏。
- 背部肌肉注射(>5 cm):
- 浸泡免疫(>3 cm):
- 鱼体浸入疫苗液,保持增氧(溶氧 **≥8 mg/L**)。
- 单次配液可重复使用 2–3批次 。
3. 废弃物处理
- 剩余疫苗、包装、一次性器具需 无害化处理。
- 可复用器具消毒晾干。
六、接种后管理
- 日常管理:
- 接种当天停食,2周内提供充足饵料,补充复合维生素。
- 保证水质溶氧,定期监测理化指标。
- 档案记录:
- 记录疫苗名称、时间、剂量、生产批号、接种数量、发病/死亡情况等。
七、其他说明
- 专利声明:文件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
- 归口单位:广东省水产标准化委员会(GD/TC 37)。
- 起草单位:珠江水产研究所、佛山渔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要点:
- 严格前置检测(病毒阴性+健康状态)。
- 精细化操作(针头规格/注射角度/浸泡溶氧控制)。
- 可追溯管理(完整档案+废弃物规范处理)。
- 环境适配性(水温/天气/水质协同优化免疫效果)。
相关资料
- DB44/T 2669-2025 文化和旅游公共数据采集规范
- DB44/T 2681-2025 日化用品致畸毒性斑马鱼评价指南
- DB44/T 2670-2025 绿色品牌建设规范
- DB44/T 2673-2025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蒸汽药罐
- DB44/T 2688-2025 柑桔木虱田间种群调查测报技术规程
- DB44/T 2672-2025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规范
- DB44/T 2683-2025 老年肌少症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规范
- DB44/T 2686-2025 林业一体化数据库规范
- DB44/T 2666-2025 家政服务 家政从业人员心理疏导规范
- DB44/T 2680-2025 Beagle犬质量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