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

DB31/T 1549-2025 杂交粳稻种子纯度田间种植鉴定技术规范

  •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 文件大小:1033.21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安全检测:360:安全
  • 下载次数: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 1549-2025《杂交粳稻种子纯度田间种植鉴定技术规范》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上海市范围内杂交粳稻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技术流程,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准确和可比性,为种子质量判定提供依据。

​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Scope):​

    • 明确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上海市杂交粳稻种子的纯度鉴定。
    • 鉴定方法限定为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Normative References):​

    • 列出了本标准引用的关键国家或行业标准,包括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系列)、种子质量标准(GB 4404.1)、种子标签规则(GB 20464)、数值修约规则(GB 8170)等,表明本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遵循这些基础标准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Terms and Definitions):​

    • 本标准没有单独定义术语,意味着直接使用引用标准(特别是 GB/T 3543.5)中的相关术语定义。
  4. ​种植前准备 (Preparation before Planting):​

    • ​信息收集:​​ 必须收集被检品种的详细信息(名称、亲本、生产年度、标签纯度值)及关键特征特性(株高、株型、叶色、颖尖色、花药色、粒型、粒色、芒、落粒性、生育期等)。
    • ​标准样品获取:​​ 必须从权威来源(育种者、代理人或品种管理部门)获取该杂交种的标准样品作为对照。
    • ​种植样品准备:​
      • ​来源:​​ 样品必须按 GB/T 3543.1 和 GB/T 3543.2 规定扦取,随机分取两份,一份用于种植,一份备份。
      • ​数量:​
        • ​鉴定株数 (M):​​ 根据种子标签标注纯度值 (X) 计算:M = 4 × 100/(100-X)(结果取整)。纯度要求越高或标注纯度越低,需鉴定株数越多。
        • ​种植粒数 (L):​​ 考虑发芽率 (Q) 和备用率 (a, 默认10%,可调整):L = M / Q × (1+a)(结果取整)。
        • 亲本种子(原种、不育系等)种植总量不低于150克。
        • 允许多个样品同时鉴定,按所需种植粒数最多的样品设计。
    • ​小区选择与设计:​
      • ​小区选择:​​ 要求地力均匀、中等肥力、灌溉便利、易于管理、有隔离、前茬非水稻、无严重病虫害和杂草(尤其是杂草稻)。
      • ​小区设计:​
        • 每个样品设2个重复,每重复至少500株。
        • 同一品种/近似品种样品及对照样品相邻种植并编号,绘制小区种植图。
        • 每小区至少10行,行距20-25cm,株距15-20cm,样品间隔35-40cm。
        • 四周设4-5行保护行,留足水道和观测道。
  5. ​播种 (Sowing):​

    • 采用浸种催芽后播种。
    • 覆盖薄膜防雨防混杂。
    • ​播种期:​
      • 反季节鉴定:12月15日-20日。
      • 本地正季鉴定:5月20日-25日。
    • ​查苗:​​ 播后7天查苗,确保出苗数达到要求,不足则重播。
  6. ​移栽 (Transplanting):​

    • 按小区种植图进行单株栽插。
    • 移栽叶龄:5.5叶至6.5叶。
  7. ​田间管理 (Field Management):​

    • 采用较低的肥料水平管理。
    • 重视病虫害防治和灭螺灭鼠。
    • 必须填写附录A《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环境调查和栽培管理记录表》,详细记录整地、施肥、播种、灌溉、中耕、病虫害防治、除草、生长调节剂使用等情况。
  8. ​田间鉴定 (Field Identification):​

    • ​鉴定时期:​​ 选择特征最明显的时期。
      • 主要时期:抽穗扬花期、成熟期。
      • 反季鉴定:3月底至4月初。
      • 本地正季鉴定:9月初。
      • 参考时期:分蘖孕穗期。
    • ​鉴定依据 (参照附录B):​
      • ​分蘖孕穗期:​​ 叶鞘颜色、叶形、叶色等。
      • ​抽穗扬花期:​​ 株高、株型、粒型、颖壳颜色、芒的有无及长短、花药颜色等。
      • ​成熟期:​​ 穗型、芒的有无及长短、粒色、落粒性等。
    • ​杂株类型判定:​
      • ​不育系种子:​​ 同形可育株、异型株、其他农艺性状显著不同的杂株。
      • ​杂交种子:​​ 不育株、同形可育株、高大株、父本株、其他农艺性状显著不同的杂株。
    • ​鉴定要求:​
      • 至少由两名种子检验员共同完成。
      • 对照标准样品和品种描述,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
      • 区分可遗传变异(杂株)和非遗传变异。
      • 标记怀疑株(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
      • 如实填写附录C《杂交粳稻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记载表》。
      • 对初次鉴定超标或重复间差异大的样品进行复查。
  9. ​结果计算 (Result Calculation):​

    • ​计算公式:​​ 纯度 P(%) = (m - n) / m × 100% (m: 供检总株数;n: 非典型株数)。
    • ​结果表示:​
      • 以成熟期鉴定结果为准,参考其他时期。
      • 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
      • 保留一位小数。
      • 各成分百分率总和应为100.0%。
      • 数字修约执行GB 8170。
    • ​容许差距 (T):​​ 用于判断纯度是否达标(国标、合同或标签值)。
      • 计算公式:T = 1.65 × √(X × q / N) (X: 标准/标注纯度值;q = 100-X;N: 鉴定株数)。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若实际纯度值 ≥ (X - T),则判定符合要求。
  10. ​质量判定 (Quality Judgment):​

    • 杂交粳稻种子纯度的最终质量判定,依据国家标准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11. ​附录 (Appendices):​

    • ​附录A (资料性):​​ 提供《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环境调查和栽培管理记录表》模板,用于系统记录管理过程。
    • ​附录B (资料性):​​ 提供《杂交粳稻种子纯度鉴定的主要性状表》,详细列出了分蘖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成熟期用于鉴定纯度的关键性状指标(如茎秆、叶片、色素、穗形、着粒密度、穗长、芒、谷粒形状、颜色、大小等)。
    • ​附录C (资料性):​​ 提供《杂交粳稻种子纯度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记载表》模板,用于记录各小区鉴定结果(供检株数、各类杂株数、纯度计算值、病虫害、杂草等)。

​总结要点:​

  • ​核心方法:​​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法。
  • ​关键环节:​​ 充分的种植前准备(信息、样品、小区)、规范的播种移栽、标准化的田间管理、在特征明显时期(尤其抽穗扬花期和成熟期)由专业人员进行性状观察鉴定、严格的杂株分类判定。
  • ​数量基础:​​ 根据标签纯度和发芽率科学计算种植粒数和鉴定株数。
  • ​质量控制:​​ 设置重复、使用标准样品对照、多人共同鉴定、容许差距计算、必要时复查。
  • ​记录要求:​​ 强制要求详细记录环境、栽培管理和鉴定过程及结果(使用附录表格)。
  • ​结果处理:​​ 基于成熟期数据计算纯度,考虑容许差距后依据GB 4404.1判定是否合格。
  • ​地域性:​​ 明确适用于上海市,并给出了适合本地(正季)和反季种植鉴定的具体时间节点。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