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第二版 [程俊兰,赵先仲 主编]
资料介绍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第二版
作者:程俊兰,赵先仲 主编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十二五” 规划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阐述和分析了数控加工的最新技术应用成果,精心挑选了当今主流数控系统作为典型实例。本书内容重点突出,取材新颖,图文结合,实例丰富,汇集了许多编程技术的经验,并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拓宽知识面。书中所选实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代表性,读者可以举一反三,是一本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教材。
本书共分7章,第1章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第2章数控编程基础,第3章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第4章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第5章宏程序设计,第6章典型零件工艺设计综合实例,第7章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技术。
目录
第1章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1.1 数控加工/t1
1.1.1 数控加工过程/t1
1.1.2 数控加工的特点/t2
1.1.3 数控加工的对象/t3
1.2 数控加工工艺/t3
1.2.1 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t3
1.2.2 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及任务/t4
1.2.3 数控加工工艺系统/t5
1.3 机械加工精度/t6
1.3.1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t7
1.3.2 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t7
1.4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t8
1.4.1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t8
1.4.2 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措施/t9
1.5 工件定位与夹紧/t11
1.5.1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t11
1.5.2 工件定位的几种情况/t12
1.5.3 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t13
1.5.4 工件的夹紧/t21
1.6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t22
1.6.1 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t22
1.6.2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t22
1.6.3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t24
1.6.4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t28
1.6.5 加工阶段的划分/t30
1.6.6 加工顺序的安排/t30
1.6.7 工序的划分/t31
1.6.8 确定对刀点和换刀点/t33
1.6.9 走刀路线的确定/t33
1.6.10 加工余量的确定/t38
1.6.11 切削用量的确定/t39
1.7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写/t41
1.8 数控车削刀具/t45
1.8.1 数控车削刀具的特点/t45
1.8.2 机夹可转位车刀的选用/t46
1.8.3 数控车削用工具系统/t52
1.9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刀具/t53
1.9.1 常用铣刀种类及其工艺特点/t53
1.9.2 铣削对刀具的基本要求/t58
1.9.3 铣削刀具的选择/t58
1.9.4 工具系统/t63
1.9.5 高速铣削及其工具系统/t67
1.10 数控车床常用夹具/t69
1.11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常用夹具/t71
1.11.1 通用夹具/t72
1.11.2 专用夹具/t73
1.11.3 组合夹具/t73
1.11.4 气动和液压夹具/t74
1.11.5 回转工作台/t75
1.11.6 成组夹具/t75
1.11.7 真空夹具/t75
复习思考题1/t76
第2章 数控编程基础
2.1 数控程序编制内容与方法/t78
2.1.1 数控程序编制内容/t78
2.1.2 数控程序编制方法/t80
2.2 数控机床坐标系/t80
2.2.1 坐标系及运动方向规定/t81
2.2.2 坐标轴及方向规定/t81
2.2.3 工件坐标系/t83
2.2.4 坐标系的建立/t84
2.2.5 绝对坐标编程与增量坐标编程/t86
2.3 数控编程中的数学处理/t87
2.3.1 基点和节点的坐标计算/t87
2.3.2 刀位点轨迹计算/t88
2.4 程序结构与格式/t88
2.4.1 程序的组成与格式/t88
2.4.2 程序段的组成与格式/t89
2.4.3 程序字的格式/t90
2.4.4 主程序、子程序与用户宏程序/t91
2.5 基本指令功能/t92
2.5.1 模态代码、单段有效代码/t92
2.5.2 尺寸字/t92
2.5.3 准备功能/t93
2.5.4 进给功能/t93
2.5.5 主轴转速功能/t94
2.5.6 刀具功能/t94
2.5.7 辅助功能/t94
复习思考题2/t96
第3章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
3.1 数控车床的工艺特点/t97
3.1.1 数控车床的分类/t97
3.1.2 数控车床的结构特点/t98
3.1.3 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t99
3.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t99
3.2.1 数控车削加工的主要对象/t99
3.2.2 零件结构工艺分析/t100
3.2.3 工艺路线的制订/t101
3.2.4 切削用量的确定/t105
3.3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对刀/t106
3.3.1 几个与对刀相关的概念/t106
3.3.2 对刀点的确定/t107
3.3.3 对刀方法/t107
3.3.4 对刀实例/t108
3.4 数控车床程序编制/t109
3.4.1 G功能代码/t109
3.4.2 M功能代码/t112
3.4.3 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t113
3.4.4 F、S、T功能代码/t113
3.4.5 坐标系设定/t115
3.4.6 绝对尺寸输入方式与增量尺寸输入方式/t116
3.4.7 参考点返回(G27,G28,G30)/t116
3.4.8 坐标运动与进给(G00,G01,G02,G03,G04)/t117
3.4.9 螺纹加工(G32,G34)/t120
3.4.10 刀具补偿/t123
3.4.11 固定循环(G90,G92,G94,G70,G71,G72,G73,G74,G75,G76)/t126
3.5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t136
复习思考题3/t146
第4章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
4.1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特点/t150
4.1.1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分类/t150
4.1.2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t152
4.1.3 数控铣削的工艺特点/t153
4.2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分析/t154
4.2.1 数控铣削的适应对象/t154
4.2.2 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t155
4.2.3 数控铣床加工工艺分析/t157
4.2.4 加工中心的工艺规程设计/t159
4.3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对刀/t165
4.3.1 机外对刀仪/t165
4.3.2 机内Z向对刀/t166
4.3.3 X、Y向对刀/t166
4.4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程序编制/t169
4.4.1 G功能/t169
4.4.2 M代码/t171
4.4.3 坐标平面指令(G17,G18,G19)/t171
4.4.4 基本移动指令(G00,G01,G02,G03)/t171
4.4.5 程序暂停(G04)/t176
4.4.6 刀具与刀具补偿(T功能,G41,G42,G40,G43,G44,G49)/t177
4.4.7 极坐标编程(G15,G16)/t182
4.4.8 子程序(M98,M99)/t183
4.4.9 比例缩放指令(G50,G51)/t184
4.4.10 坐标系旋转指令(G68,G69)/t187
4.4.11 可编程镜像指令(G51.1,G50.1)/t188
4.4.12 参考点指令(G27,G28,G29,G30)/t190
4.4.13 固定循环(G98,G99,G73,G74,G76,G80~G89)/t191
4.5 加工中心实例/t201
复习思考题4/t209
第5章 宏程序设计
5.1 变量/t212
5.1.1 变量及其引用/t212
5.1.2 变量的类型/t213
5.2 变量的运算/t214
5.3 程序结构/t216
5.4 宏程序调用/t218
5.4.1 宏程序的调用与返回/t218
5.4.2 变量与地址(自变量)的对应关系/t218
5.4.3 本级变量/t220
5.5 宏程序应用举例/t220
5.5.1 钻孔类零件/t220
5.5.2 非圆曲线轮廓类零件/t223
5.5.3 曲面加工类零件/t225
5.5.4 车削椭圆手柄/t228
5.5.5 铣削旋钮手柄凹模/t232
复习思考题5/t237
第6章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综合实例
6.1 连接套的加工工艺设计/t238
6.1.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38
6.1.2 工艺设计/t239
6.2 盖板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t244
6.2.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45
6.2.2 工艺设计/t245
6.3 平面槽形凸轮的加工工艺设计/t248
6.3.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48
6.3.2 工艺设计/t249
6.4 箱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t253
6.4.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53
6.4.2 工艺设计/t254
6.5 车铣复合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t257
6.5.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57
6.5.2 工艺设计/t258
6.6 配合件的数控车削工艺设计/t260
6.6.1 配合件的加工方法/t260
6.6.2 内外锥配合件加工工艺设计/t261
第7章 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技术
7.1 基于CAD/CAM软件的交互式图形编程简述/t264
7.1.1 交互式图形自动编程的基本步骤/t264
7.1.2 交互式图形自动编程的特点/t266
7.1.3 典型的CAD/CAM软件/t266
7.2 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的几何造型/t268
7.3 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的开发/t270
作者:程俊兰,赵先仲 主编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十二五” 规划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阐述和分析了数控加工的最新技术应用成果,精心挑选了当今主流数控系统作为典型实例。本书内容重点突出,取材新颖,图文结合,实例丰富,汇集了许多编程技术的经验,并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拓宽知识面。书中所选实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代表性,读者可以举一反三,是一本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教材。
本书共分7章,第1章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第2章数控编程基础,第3章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第4章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第5章宏程序设计,第6章典型零件工艺设计综合实例,第7章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技术。
目录
第1章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1.1 数控加工/t1
1.1.1 数控加工过程/t1
1.1.2 数控加工的特点/t2
1.1.3 数控加工的对象/t3
1.2 数控加工工艺/t3
1.2.1 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t3
1.2.2 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及任务/t4
1.2.3 数控加工工艺系统/t5
1.3 机械加工精度/t6
1.3.1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t7
1.3.2 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t7
1.4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t8
1.4.1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t8
1.4.2 提高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措施/t9
1.5 工件定位与夹紧/t11
1.5.1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t11
1.5.2 工件定位的几种情况/t12
1.5.3 常见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t13
1.5.4 工件的夹紧/t21
1.6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t22
1.6.1 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t22
1.6.2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t22
1.6.3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t24
1.6.4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t28
1.6.5 加工阶段的划分/t30
1.6.6 加工顺序的安排/t30
1.6.7 工序的划分/t31
1.6.8 确定对刀点和换刀点/t33
1.6.9 走刀路线的确定/t33
1.6.10 加工余量的确定/t38
1.6.11 切削用量的确定/t39
1.7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写/t41
1.8 数控车削刀具/t45
1.8.1 数控车削刀具的特点/t45
1.8.2 机夹可转位车刀的选用/t46
1.8.3 数控车削用工具系统/t52
1.9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刀具/t53
1.9.1 常用铣刀种类及其工艺特点/t53
1.9.2 铣削对刀具的基本要求/t58
1.9.3 铣削刀具的选择/t58
1.9.4 工具系统/t63
1.9.5 高速铣削及其工具系统/t67
1.10 数控车床常用夹具/t69
1.11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常用夹具/t71
1.11.1 通用夹具/t72
1.11.2 专用夹具/t73
1.11.3 组合夹具/t73
1.11.4 气动和液压夹具/t74
1.11.5 回转工作台/t75
1.11.6 成组夹具/t75
1.11.7 真空夹具/t75
复习思考题1/t76
第2章 数控编程基础
2.1 数控程序编制内容与方法/t78
2.1.1 数控程序编制内容/t78
2.1.2 数控程序编制方法/t80
2.2 数控机床坐标系/t80
2.2.1 坐标系及运动方向规定/t81
2.2.2 坐标轴及方向规定/t81
2.2.3 工件坐标系/t83
2.2.4 坐标系的建立/t84
2.2.5 绝对坐标编程与增量坐标编程/t86
2.3 数控编程中的数学处理/t87
2.3.1 基点和节点的坐标计算/t87
2.3.2 刀位点轨迹计算/t88
2.4 程序结构与格式/t88
2.4.1 程序的组成与格式/t88
2.4.2 程序段的组成与格式/t89
2.4.3 程序字的格式/t90
2.4.4 主程序、子程序与用户宏程序/t91
2.5 基本指令功能/t92
2.5.1 模态代码、单段有效代码/t92
2.5.2 尺寸字/t92
2.5.3 准备功能/t93
2.5.4 进给功能/t93
2.5.5 主轴转速功能/t94
2.5.6 刀具功能/t94
2.5.7 辅助功能/t94
复习思考题2/t96
第3章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
3.1 数控车床的工艺特点/t97
3.1.1 数控车床的分类/t97
3.1.2 数控车床的结构特点/t98
3.1.3 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t99
3.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t99
3.2.1 数控车削加工的主要对象/t99
3.2.2 零件结构工艺分析/t100
3.2.3 工艺路线的制订/t101
3.2.4 切削用量的确定/t105
3.3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对刀/t106
3.3.1 几个与对刀相关的概念/t106
3.3.2 对刀点的确定/t107
3.3.3 对刀方法/t107
3.3.4 对刀实例/t108
3.4 数控车床程序编制/t109
3.4.1 G功能代码/t109
3.4.2 M功能代码/t112
3.4.3 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t113
3.4.4 F、S、T功能代码/t113
3.4.5 坐标系设定/t115
3.4.6 绝对尺寸输入方式与增量尺寸输入方式/t116
3.4.7 参考点返回(G27,G28,G30)/t116
3.4.8 坐标运动与进给(G00,G01,G02,G03,G04)/t117
3.4.9 螺纹加工(G32,G34)/t120
3.4.10 刀具补偿/t123
3.4.11 固定循环(G90,G92,G94,G70,G71,G72,G73,G74,G75,G76)/t126
3.5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t136
复习思考题3/t146
第4章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
4.1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特点/t150
4.1.1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分类/t150
4.1.2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t152
4.1.3 数控铣削的工艺特点/t153
4.2 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分析/t154
4.2.1 数控铣削的适应对象/t154
4.2.2 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t155
4.2.3 数控铣床加工工艺分析/t157
4.2.4 加工中心的工艺规程设计/t159
4.3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对刀/t165
4.3.1 机外对刀仪/t165
4.3.2 机内Z向对刀/t166
4.3.3 X、Y向对刀/t166
4.4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程序编制/t169
4.4.1 G功能/t169
4.4.2 M代码/t171
4.4.3 坐标平面指令(G17,G18,G19)/t171
4.4.4 基本移动指令(G00,G01,G02,G03)/t171
4.4.5 程序暂停(G04)/t176
4.4.6 刀具与刀具补偿(T功能,G41,G42,G40,G43,G44,G49)/t177
4.4.7 极坐标编程(G15,G16)/t182
4.4.8 子程序(M98,M99)/t183
4.4.9 比例缩放指令(G50,G51)/t184
4.4.10 坐标系旋转指令(G68,G69)/t187
4.4.11 可编程镜像指令(G51.1,G50.1)/t188
4.4.12 参考点指令(G27,G28,G29,G30)/t190
4.4.13 固定循环(G98,G99,G73,G74,G76,G80~G89)/t191
4.5 加工中心实例/t201
复习思考题4/t209
第5章 宏程序设计
5.1 变量/t212
5.1.1 变量及其引用/t212
5.1.2 变量的类型/t213
5.2 变量的运算/t214
5.3 程序结构/t216
5.4 宏程序调用/t218
5.4.1 宏程序的调用与返回/t218
5.4.2 变量与地址(自变量)的对应关系/t218
5.4.3 本级变量/t220
5.5 宏程序应用举例/t220
5.5.1 钻孔类零件/t220
5.5.2 非圆曲线轮廓类零件/t223
5.5.3 曲面加工类零件/t225
5.5.4 车削椭圆手柄/t228
5.5.5 铣削旋钮手柄凹模/t232
复习思考题5/t237
第6章 典型零件工艺设计综合实例
6.1 连接套的加工工艺设计/t238
6.1.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38
6.1.2 工艺设计/t239
6.2 盖板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t244
6.2.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45
6.2.2 工艺设计/t245
6.3 平面槽形凸轮的加工工艺设计/t248
6.3.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48
6.3.2 工艺设计/t249
6.4 箱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t253
6.4.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53
6.4.2 工艺设计/t254
6.5 车铣复合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t257
6.5.1 零件图工艺分析/t257
6.5.2 工艺设计/t258
6.6 配合件的数控车削工艺设计/t260
6.6.1 配合件的加工方法/t260
6.6.2 内外锥配合件加工工艺设计/t261
第7章 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技术
7.1 基于CAD/CAM软件的交互式图形编程简述/t264
7.1.1 交互式图形自动编程的基本步骤/t264
7.1.2 交互式图形自动编程的特点/t266
7.1.3 典型的CAD/CAM软件/t266
7.2 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的几何造型/t268
7.3 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的开发/t270